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考研机构 > 生旦净丑竞风流——中国戏曲现状观察

生旦净丑竞风流——中国戏曲现状观察

天津考研机构 gong2022 0浏览




小编:京剧《贵妃醉酒》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认知。当今院团不同于过去的戏班,带徒与个人直接的功利关系不大,这更需师傅富有牺牲精神,舍得下功夫、花精力去院团和戏校招收嫡传弟子,一招一式、言传身教,努力探索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只有生旦净丑齐头并进,才算真正的行当齐全;只有名家荟萃、星光闪烁,才能竞显风流,推动戏曲中兴。...

京剧研究生班

京剧研究生班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大多情况下,名角与名戏交相辉映,只有名角才有名戏,人们会冲着角儿的名气去追戏,这叫“人包戏”;也有少数优秀剧目没有名角出演一样火起来,属于“戏包人”。因为这类“爆款”很少,一经出现,就格外引人注目。

正因角儿的重要性,人们通常总把人才辈出作为衡量戏曲繁荣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

京剧研究生班

京剧《贵妃醉酒》经过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创作、表演而广为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文革”中受打压的老一辈艺术家重获解放,在老戏重演的同时出山带徒,一大批新人崭露头角,老中青三代同登舞台,戏曲迅速活跃起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借助戏曲兴旺期大量的舞台演出机会,很快成为戏曲表演的中坚力量,目前正在各自院团挑大梁。转眼过去30年,这些人正陆续进入老年,即将告别舞台。然而由于近些年戏曲市场的不景气,青年新秀演出历练的机会不多,成名的机缘少而又少,能在全国叫响的新角儿屈指可数,戏曲队伍合理的梯次结构面临断裂的风险。如果年轻的一代不能顺利接替新时期成名的那批戏曲骨干,人们无法不担心戏曲的未来。所以,如何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尽快推出一批戏曲新人,正成为关系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京剧研究生班

戏曲传承最重要的是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统筹规划,从戏曲发展战略上加以安排。演员是个特别注重实际操作的职业,目前戏校教学与实践分离的办学模式不利于演员成长,建议各地多探索戏校与院团合作办学的方式,给青年学子更多的实习机会。上世纪末,国家教委委托中国戏曲学院先后办过五期京剧研究生班,推出了一批拔尖人才,类似的方式值得继续推广。

其次要协调老一辈和年富力强的中年名家开山带徒。当今院团不同于过去的戏班,带徒与个人直接的功利关系不大,这更需师傅富有牺牲精神,舍得下功夫、花精力去院团和戏校招收嫡传弟子,一招一式、言传身教,努力探索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另外,还需要全社会提供有利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给剧目、给角色、给扶植、给成名机会京剧研究生班京剧研究生班,为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创造随时可以脱颖而出的广阔舞台。

人才成长的基础在于戏曲基本功。面对新一代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戏曲苦不堪言的基本功训练是难点,更是严峻的身心考验。

京剧研究生班

京剧研究生班

戏曲行业专业性极强,一举一动都要有规范、章法,有舞蹈的韵律。

所谓练基本功就是传统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说起容易做起难,这是与戏曲演员一生朝夕相伴,一刻不能懈怠的功夫。

讲做功,要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京剧研究生班,身体的刚劲挺拔与柔韧度,源自经年累月的苦练,肢体经受的痛苦不亚于杂技运动员。看似轻松的一招一式,没有平时千辛万苦的训练不可能完成。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确乎是演员血泪的写照。当下,许多演员身段不稳,动作做不到位,大致都与基本功不扎实有关。

讲唱功,需要每天吊嗓。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是主体,唱功是关键。这有先天条件,更须后天调理。怎么用嗓子,如何调整气口,都有深奥学问,不然就会荒腔走板。唱腔分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和戏剧性唱腔,优秀艺人演唱时必须娴熟地将三类曲调交替运用,才能烘托出戏曲变化多端的戏剧性。

讲念功,强调“千斤道白四两唱”,说明道白的重要。念法与唱法完全不同,道白需要来自胸腔的充盈底气,掌控不好,同样压不住场子。

讲打功,属于身段与招式的设计与使用技巧,像云手怎么拉、霸怎么起、对打如何展开之类,若坐科时下过苦功,招式自然就好看,上场就有碰头彩,这就叫做基本功。

京剧研究生班

在戏曲音乐结构中,声乐是主体,唱功是关键。

艺术有门户,戏曲更讲究。尽管各派的基本功大同小异,但也有许多技巧性的东西,不同流派用法不同。长期以来,按业界行规,功夫不外传,只传门里人,所以学戏必须手把手去教,不拜师不行。从程长庚开始,办三庆科班、小科班,培养了一批名伶。后来科班一直成为业内传统,最著名的要属富连成,40多年培养了700余人,成为史上办学最长、规模最大、人才最多的京剧科班。现在,不少演员虽小有名气,但却没真正学好基本功。尽管也有一两出戏叫响,但经不住细看,一招一式欠功夫,很难成就大气候。为了戏曲精粹的传承,应该大力倡导打破门户之见,老一辈艺术家以前人少有的胆识、胸怀和气魄,把自家的“好玩意”拿出来供外人学习。如若不然,将历朝历代名伶们摸索积累的那些绝活带进坟墓,岂不可惜!

人才培养,重中之重就是要出名角。只有生旦净丑齐头并进,才算真正的行当齐全;只有名家荟萃、星光闪烁,才能竞显风流,推动戏曲中兴。

具体而言,要善于培养有潜力的戏曲新人京剧研究生班,强化尖子演员的艺术含金量,给戏份、压担子,严格规定必要的演出数量、质量与场次等指标性要求;要打破师徒单传的传统观念,允许跨派求学,提倡转益多师,不断提高尖子人才的艺术修养和剧目储备;要坚持以角儿领戏,努力让他们参与到剧目创作和编腔的全过程中去,强化角儿“临门一脚”的表演功力;要努力打造名角的代表剧目,提倡创作自家的“私房戏”,鼓励他们形成独特的风格、流派,聚合起自己的粉丝群体;要创造条件督促尖子演员走出戏曲的小圈子,广泛涉猎、开阔视野,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他们提高学养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总结创作经验、提升表演技艺、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后起之秀尽快扛起领军的大旗。

京剧研究生班

一个优秀演员的冒尖与成熟,天分、刻苦和悟性三者缺一不可。

京剧研究生班

鼓励成才就要尊重人才。要克服平庸的大锅饭观念,倡导主次分明、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协调共事的团队精神。明确角儿是舞台的中心,一切的台词、剧情、音乐和龙套等都是为主角服务的,是为“傍角儿”而设置的,伴奏要用心观察演唱者特别是主角的气口和发声状态,配角要时刻跟随主演的节奏变化,这就是头牌演员多有相对固定的琴师和班底的原由。默契的配合、流畅的节奏,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做到,靠着互相帮衬与协作,最后才能达到“一棵菜”的效果。

社会环境只是人才成长的外在条件,如果没有自身的刻苦努力,人才辈出只能是空幻的愿景。一个优秀演员的冒尖与成熟,天分、刻苦和悟性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天分是天性、才气与酷爱的结合体,没有天分一辈子成不了名伶。现在某些家长挖空心思地将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送去艺考,好像是舞台专门为智商不高的孩子预备的,这是一个可笑的误解,是对高尚艺术的亵渎与伤害。

其次,刻苦是一种乐业敬业精神,需要全身心投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勤学苦练,永远是“绝活”和名伶产生的必经流程。剧场是个名利场,一炮走红吃遍天,这是客观现实。然而,如果演员仅为名利而来,只盯着名流的风光,幻想名角的待遇,却又不想付出艰辛的代价,天底下哪有这等好事!一些人学戏不下苦功,不愿学那些不显赫且狠吃功夫的老戏,或者轻描淡写地学点皮毛,许多技法不常用不会用,一上场就露怯,关键时刻顶不住,依托偷奸耍滑的小聪明岂能成就艺术大家!长此以往,优秀传统失传,独门绝技湮灭,戏曲岂不毁在这样的人手里!

再次,悟性是用心领悟后的不断开窍。只有潜心钻研、深思苦虑,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心有灵犀、得心应手,最后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化境。盖叫天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的一点薄技,绝大部分是自个“悟”出来的。至于师傅教的,或许只占二三成,自己创造的,倒有十之六七。因此,他的结论是:“名师易求,佳徒难得。”名家的经验之谈值得深思。

京剧研究生班

盖叫天《武松打虎》剧照

历经两千年进化而炉火纯青的戏曲艺术,培养了亿万熟悉且热爱戏曲的观众。真正的名伶需要舞台检验,必得观众认可。演员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点真功绝活,无法躲过行家和观众的慧眼。著名武生张世麟这样苛求自己:“无戏不服人,无技不惊人,无情不感人,无术不抓人。”如今,还有多少名伶敢给自己立这等军令状?敢说做到这四个“无”字?如此看来,戏曲人才的培育、名伶的成长和新规的养成,尚且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京剧研究生班

- END -

图丨网络

东方财经杂志东方文化杂志

转载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本文关键词:生旦净末丑 |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