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考研机构 >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清政府...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清政府...

天津考研机构 gong2022 0浏览




小编:

原标题: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选6)



1.殷墟



商代晚期都邑遗址。是盘...



原标题: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选6)

1.殷墟

商代晚期都邑遗址。是盘庚迁殷后商代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新莽(新朝)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3.甲申政潮

甲申政潮是指1884年(光绪十年)4月8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事件并非偶然发生的,而是清朝统治阶级上层长期以来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结果。光绪十年,慈禧借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甲申易枢”,将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全班成员统予罢斥,逐出权力中枢,并瓦解了早已为其所不满的清流派。至此,终于使自己拥有了不受制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4.扶清灭洋

清末义和团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后来,“扶清灭洋”这个口号逐渐为各地义和团所普遍采用,成为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此口号在当时为发动群众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曾起到积极作用,但“扶清”即导致被清政府利用,“灭洋”亦反映了义和团笼统的排外思想,故有其消极作用。

5.湘江评论

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周刊。毛泽东主编。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共出5期,1919年8月上旬被张敬尧军阀政府封禁,第5期未及发行。该刊以宣传反帝反封建、俄国十月革命为主要内容。毛泽东曾在该刊发表过著名的《民众的大联合》。《湘江评论》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作用。

6.金圆券

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现纸币。为遏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币制改革,主持币制改革的是财政部长王云五。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停止使用法币,改用金圆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国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整理财 政并加强管制经济。金圆券的发行以政治手段调控金融,带来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7.邓演达

(1895-1931)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字择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大革命时期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曾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活动作过坚决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发起组织第三党。1931年8月在上海被蒋介石逮捕,同年11月在南京遇害。

8.一边倒

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由于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及其以后执行的是从扶蒋反共、助蒋内战到敌视新中国政权的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要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把“一边倒”的方针正式公之于世。此方针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格局。

二、简答题(4选3)

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

【《三国志》】

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记述从汉灵帝至晋武帝九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魏国志》三十卷,《蜀国志》十五卷,《吴国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注疏以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最有价值,与《三国志》并行。

【《后汉书》】

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的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其中八志由司马彪续作。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注疏以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最为重要。

【《魏书》】

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著。《魏书》记载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该书以北魏和东魏为正统,为其十四帝立纪,而不为西魏三帝立纪。

【《宋书》】

为南朝梁时沈约撰,是一部记述刘宋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载录诏令章奏甚多,保存了若干资料。“八志”概述先秦两汉以来的某些典章制度及其变化,补充了《三国志》无志的缺陷。可是无“食货”、“艺文”等志。原书传到北宋时,已有散失,后人取李延寿的《南史》等补入。

【《北齐律》】

北齐法典总称。北齐建立后,文宣帝高洋命大臣封述、封隆、魏收等几十人修定律令。564年,赵郡、王睿等人以汉魏律、北魏律诸律为准,制定律令12篇,共949条。该律的显著特点是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它首创重罪十条;并沿用前代八议制。该律在刑名、刑罚、量刑幅度上对隋唐及以后各朝法律都有重大影响。

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

(一)蒋桂战争。192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企图削弱其他军阀的势力,引起了各派军阀的不满。当时,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拥有相当势力,控制着两广、两湖,并占有平津某些地区。2月,李宗仁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义,撤换了亲蒋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3月,蒋介石以中央的名义下令查办武汉政治分会,并发兵进攻武汉,蒋桂战争由此爆发。蒋介石为了打败桂系,令陈济棠等率军由广东进逼广西,用巨款收买桂系的军事将领李品仙、李明瑞、杨腾辉等,并派人联络冯玉祥、阎锡山和四川刘湘三面包围武汉。4月,桂系战败,李宗仁、白崇禧南逃,蒋介石控制 了两湖,蒋桂战争结束。

(二)蒋冯战争。1929年,蒋介石征讨桂系得手后,为了进一步消灭异己力量,立即转移兵力,进攻冯玉祥西北军。冯玉祥在蒋军压力下,收缩兵力,5月中旬,令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退守潼关。蒋介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同时收买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部,策动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部先后叛冯附蒋。在蒋的武力进剿和内部瓦解的困境下,冯玉祥被迫于5月27日通电下野。8月,蒋介石召开编遣实施会议,欲强行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兵力。阎锡山与冯玉祥结盟,决定武力讨蒋。10月10日,冯玉祥指使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等27人通电反蒋,兵分三路进攻河南。11日,蒋介石下令讨伐。至11月下旬,蒋军在河南先后三次发动攻击,将西北军赶回潼关,战争结束。

(三)中原大战。1930年3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个集团成立了“中华民国军”,组成反蒋大联合。4月,向蒋介石部发动攻击,双方在以陇海铁路为中心,以津浦、平汉两路为辅翼的数千里的战线上投入百万大军展开厮杀。战争初期,局势对蒋介石十分不利,直至8月,蒋部才开始扭转危局。9月18日,张学良发出通电,以调停为名率兵入关,占平津。10月,蒋军攻占开封、郑州、西安,冯军完全瓦解,阎军退至黄河以北,桂军退回广西,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中原大战双方使用兵力100多万,死伤30多万,给人民造成了空前的战乱和深重的灾难。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绝对胜利而结束,确立了蒋介石在各派军阀中的优势,从而巩固了他的独裁统治。

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①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没有多年间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宣传、组织工作和前仆后继的斗争,就不会有武昌起义。

③立宪党人在“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之后,也开始分化。部分立宪党人开始向革命派靠拢。

④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鄂军西调,武汉空虚,又给武汉的革命党人造成了一个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这是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⑤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从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

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何题,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于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我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为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

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助、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

三、论述题(3选2)

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

1、50年代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1、“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提出,认为1840-1919年的传统近代时期历史的基本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2、“两个过程说”。范文澜持此说,源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3、“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提出,认为“应该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考虑”。

2、1980年李时岳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说”,认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上升,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80年代主要提出的观点:1、“四个阶梯说”。李时岳提出,认为1840-1919的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2、“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认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则是内在的,是进步的,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三个阶梯说”。戚其章提出,认为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因此,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的辛亥革命才能够体现基本线索。4、“新陈代谢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进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他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和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中国近代历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胡绳提出的三次,而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

3、90年代后,学者们继续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资本主义现代化说”。丁日初提出,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独立和近代化说”。李华兴提出,认为传统的两个过程说不能全方位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是否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3、“三部历史说”。彭明提出,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4、“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张海鹏提出,认为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但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5、“两个基本问题说”。刘大年提出,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但在理论上分歧一部分学者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而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在这些见解中,最大的争论是关于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2、明清文化(略)

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8选6)

1.殷墟

商代晚期都邑遗址。是盘庚迁殷后商代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新莽(新朝)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汉历寅正为丑正,改元始建国,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3.甲申政潮

甲申政潮是指1884年(光绪十年)4月8日,慈禧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亲王奕?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的事件。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甲申易枢事件并非偶然发生的,而是清朝统治阶级上层长期以来勾心斗角,争权夺势的结果。光绪十年,慈禧借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甲申易枢”,将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全班成员统予罢斥,逐出权力中枢,并瓦解了早已为其所不满的清流派。至此,终于使自己拥有了不受制约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4.扶清灭洋

清末义和团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就先后提出“助清灭洋”“兴清灭洋”等口号,到1899年底,又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后来,“扶清灭洋”这个口号逐渐为各地义和团所普遍采用,成为义和团的行动纲领。此口号在当时为发动群众参加反帝爱国斗争曾起到积极作用,但“扶清”即导致被清政府利用,“灭洋”亦反映了义和团笼统的排外思想,故有其消极作用。

5.湘江评论

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周刊。毛泽东主编。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共出5期,1919年8月上旬被张敬尧军阀政府封禁,第5期未及发行。该刊以宣传反帝反封建、俄国十月革命为主要内容。毛泽东曾在该刊发表过著名的《民众的大联合》。《湘江评论》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作用。

6.金圆券

1948年国民政府发行的一种不兑现纸币。为遏制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决定实行币制改革,主持币制改革的是财政部长王云五。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宣布停止使用法币,改用金圆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国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整理财 政并加强管制经济。金圆券的发行以政治手段调控金融,带来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7.邓演达

(1895-1931)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字择生,广东归善(今惠阳)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大革命时期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曾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活动作过坚决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发起组织第三党。1931年8月在上海被蒋介石逮捕,同年11月在南京遇害。

8.一边倒

共和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由于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及其以后执行的是从扶蒋反共、助蒋内战到敌视新中国政权的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要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战略。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中,把“一边倒”的方针正式公之于世。此方针奠定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格局。

二、简答题(4选3)

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

【《三国志》】

二十四史之一,西晋陈寿著。《三国志》记述从汉灵帝至晋武帝九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魏国志》三十卷,《蜀国志》十五卷,《吴国志》二十卷,共六十五卷。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注疏以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最有价值,与《三国志》并行。

【《后汉书》】

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的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其中八志由司马彪续作。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后汉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注疏以清惠栋《后汉书补注》和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最为重要。

【《魏书》】

二十四史之一,北齐魏收著。《魏书》记载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共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八卷、志二十卷。该书以北魏和东魏为正统,为其十四帝立纪,而不为西魏三帝立纪。

【《宋书》】

为南朝梁时沈约撰,是一部记述刘宋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载录诏令章奏甚多,保存了若干资料。“八志”概述先秦两汉以来的某些典章制度及其变化,补充了《三国志》无志的缺陷。可是无“食货”、“艺文”等志。原书传到北宋时,已有散失,后人取李延寿的《南史》等补入。

【《北齐律》】

北齐法典总称。北齐建立后,文宣帝高洋命大臣封述、封隆、魏收等几十人修定律令。564年,赵郡、王睿等人以汉魏律、北魏律诸律为准,制定律令12篇,共949条。该律的显著特点是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它首创重罪十条;并沿用前代八议制。该律在刑名、刑罚、量刑幅度上对隋唐及以后各朝法律都有重大影响。

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

(一)蒋桂战争。192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企图削弱其他军阀的势力,引起了各派军阀的不满。当时,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拥有相当势力,控制着两广、两湖,并占有平津某些地区。2月,李宗仁以武汉政治分会的名义,撤换了亲蒋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3月,蒋介石以中央的名义下令查办武汉政治分会,并发兵进攻武汉,蒋桂战争由此爆发。蒋介石为了打败桂系,令陈济棠等率军由广东进逼广西,用巨款收买桂系的军事将领李品仙、李明瑞、杨腾辉等,并派人联络冯玉祥、阎锡山和四川刘湘三面包围武汉。4月,桂系战败,李宗仁、白崇禧南逃,蒋介石控制 了两湖,蒋桂战争结束。

(二)蒋冯战争。1929年,蒋介石征讨桂系得手后,为了进一步消灭异己力量,立即转移兵力,进攻冯玉祥西北军。冯玉祥在蒋军压力下,收缩兵力,5月中旬,令驻山东、河南的西北军退守潼关。蒋介石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同时收买西北军韩复榘、石友三部,策动刘镇华、杨虎城、马鸿逵部先后叛冯附蒋。在蒋的武力进剿和内部瓦解的困境下,冯玉祥被迫于5月27日通电下野。8月,蒋介石召开编遣实施会议,欲强行削弱地方实力派的兵力。阎锡山与冯玉祥结盟,决定武力讨蒋。10月10日,冯玉祥指使西北军将领宋哲元、孙良诚等27人通电反蒋,兵分三路进攻河南。11日,蒋介石下令讨伐。至11月下旬,蒋军在河南先后三次发动攻击,将西北军赶回潼关,战争结束。

(三)中原大战。1930年3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个集团成立了“中华民国军”,组成反蒋大联合。4月,向蒋介石部发动攻击,双方在以陇海铁路为中心,以津浦、平汉两路为辅翼的数千里的战线上投入百万大军展开厮杀。战争初期,局势对蒋介石十分不利,直至8月,蒋部才开始扭转危局。9月18日,张学良发出通电,以调停为名率兵入关,占平津。10月,蒋军攻占开封、郑州、西安,冯军完全瓦解,阎军退至黄河以北,桂军退回广西,历时7个月的中原大战结束。中原大战双方使用兵力100多万,死伤30多万,给人民造成了空前的战乱和深重的灾难。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绝对胜利而结束,确立了蒋介石在各派军阀中的优势,从而巩固了他的独裁统治。

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①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湖北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新军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革命士兵们在起义中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空前孤立,时机完全成熟。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没有多年间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的宣传、组织工作和前仆后继的斗争,就不会有武昌起义。

③立宪党人在“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之后,也开始分化。部分立宪党人开始向革命派靠拢。

④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时机。鄂军西调,武汉空虚,又给武汉的革命党人造成了一个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这是武昌起义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⑤湖北有较好的社会基础。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张之洞,从1889年出任湖广总督后,在湖北创办了汉阳铁厂,还创办了两湖书院。近代工商业和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阶级和新的知识阶层,建立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湖北新军”,这些因素在客观上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基础。

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何题,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于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我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为了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相互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助、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1954年6月,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分别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

三、论述题(3选2)

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

自1954年胡绳第一次提出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问题后,中国近代史学界展开了持久的学术大讨论,先后提出了10余种学术观点。

1、50年代主要提出了三种观点:1、“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提出,认为1840-1919年的传统近代时期历史的基本线索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2、“两个过程说”。范文澜持此说,源于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3、“反帝反封建说”。黄一良提出,认为“应该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运动的发展作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考虑”。

2、1980年李时岳发表《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提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四个阶梯说”,认为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上升,再次掀起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

80年代主要提出的观点:1、“四个阶梯说”。李时岳提出,认为1840-1919的中国近代历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2、“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认为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则是内在的,是进步的,才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三个阶梯说”。戚其章提出,认为基本线索的标志,应该是能够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国内阶级斗争,因此,只有太平天国、维新运动的辛亥革命才能够体现基本线索。4、“新陈代谢说(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认为在19世纪的中晚期,中国在推进变革的道路上有过农民起义的高潮,有过维新变法的高潮,有过反帝运动的高潮,他们以不同的斗争方式程度不等地推动和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历程,但并没有形成如后来那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高潮。中国近代历史有三次革命高潮,但不是胡绳提出的三次,而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1927年国民革命推翻北洋政府,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

3、90年代后,学者们继续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进行讨论,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1、“资本主义现代化说”。丁日初提出,认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制度和政治的现代化,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才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独立和近代化说”。李华兴提出,认为传统的两个过程说不能全方位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说是否有失偏颇,而独立和近代化能贴切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风云变幻的跌荡起伏的态势以及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3、“三部历史说”。彭明提出,认为从1940-1949年这110年的历史,是由“屈辱、抗争、探索”这三部历史所贯穿。4、“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说”。张海鹏提出,认为胡绳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概念是中国近代史中很重要的概念,从政治史或者从革命史的角度来观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反映历史实际的。但胡绳认识的对象是近代史的前半前期,从近代史全局考虑,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7年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七次革命运动或革命高潮,基本上决定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走向。5、“两个基本问题说”。刘大年提出,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大多数学者主张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确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标志,但在理论上分歧一部分学者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变革相联系,而一部分学者则主张应将阶级斗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在这些见解中,最大的争论是关于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2、明清文化(略)

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