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天津考研培训班 > 重构的景观遮蔽的现实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景观重现)

重构的景观遮蔽的现实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景观重现)

天津考研培训班 gong2022 0浏览




小编:

原标题:重构的景观 遮蔽的现实 | 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姚璐



摄影可以理解为非常传统的,它可以记录很多以前的历史,让...


原标题:重构的景观 遮蔽的现实 | 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姚璐

摄影可以理解为非常传统的,它可以记录很多以前的历史,让人们回到了以前的某一个时代;摄影也是非常当代的,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把见到的东西重新组合再编辑整理,让人们在作品前产生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可以看到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

——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姚璐

本刊记者:曲倩 责任编辑:郭小娇

《松岩观瀑图》姚璐



《日暮苍山图》

《数码世界》杂志:姚璐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您世家绘画,从小就接受了较高的美术熏陶与训练。能不能跟我们聊下您最初是如何与摄影结缘的?

姚璐:你好,感谢你的采访。因为家里的缘故,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绘画,后来如愿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记得中学时就模模糊糊的喜欢摄影了,但是怎么回事根本不知道,直到上了大学,在社会采风过程中慢慢迷恋上了拍照片,边画画边拍摄,可是那个时候没有钱购买设备,手里只有很简单的相机用来学习,但是即便这样我的热情却一点没有削减,真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当时的状态,我把学院图书馆里的所有摄影杂志合订本几乎全借回来看了,在里面学习一些技巧和知识。毕业后在报社当上了记者,自然对摄影的接触要多了许多,直到 1998年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联合举办的摄影硕士研究生班后才正式系统和正规的学习摄影。



《富春山居图》





《虞山泊舟图》



《浅渚垂钓图》

《数码世界》杂志:能够创作出《行春古渡图》这样效果的作品,不仅仅要求具备很扎实的摄影功底,还要求对光线、层次有着足够的敏感以及审美。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创作历程吗?

姚璐:我第一次真正关注这个大概是 2004 年。当时北京为了举办奥运会,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建设。2004 年后,我在中央美院附近看到很多建筑工地,到处覆盖着绿色的防尘网的土堆就开始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这个土堆外表形状太像山峰,此外它是绿色的,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青绿山水。不仅仅是我,我相信当时大多数人看见这些巨大的用防尘网覆盖的土堆,都会产生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联想的。我当时就住在美院里,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我都出去拍这些土堆,拍了很多素材。我后来在创作随想里谈到过,当时我想把拍到的土堆进行拼合,利用大家熟悉的经典山水画构图,将它们拼成一张张绘画作品。摄影可以是非常传统的纪实方式的,也可以是非常当代的,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把见到的东西重新组合再编辑整理,让人们在作品前产生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可以看到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摄影的这种延展性为我提供了非常大的表现空间,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手法去创作。

其实,这里面没有太多的悬念,这些防尘网已经成为当时北京的一个特色了。当时看到的这个景象只是想将这些东西作成一幅画,好看而已,但随着深入细化,慢慢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和趣味问题,这里面有着很多含义。试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土堆?因为城市在不断建设,这些物体是一个城市的参数,它的多寡预示着城市的动迁和变化的多少与快慢,这倒正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出生在北京,对北京的人文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而目前的北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量的古老的东西在铲车的推动下瞬间消逝,代之以高高的水泥大楼和宽阔的马路,北京像一个膨胀的气球不断的增大着,但是那些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和过去记忆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流失的东西会在人们的记忆里留存一段时间,而一代人过去后,将会是一片空白,留给后人的就是这样一片没有特点的浮躁的简单的新建筑,人文气息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北京只是一个典型的范例,目下之中国都在重复着这个“运动”。这些都是“发展”和“现代化”惹的“祸”。

在做这套作品时实际上头脑里回避不掉这个问题。这些渣土还预示着大量的垃圾充斥在我们生存的周围。这一切一切都构成了我做作品时的心情──沉重和感伤。

但是,宋代山水里那超脱和空灵的美感,正好和当下的实景形成了对比和反讽,应该说,画面越美此意越强。所以,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符号,正是一个计谋,一个言在表而意在外的计谋,相信大家也会同意我的观点和手法的。



《寒江雪照图》



《素月依林图》



《洞庭春早图》

《数码世界》杂志:摆布或者 ps 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质疑这样的造假拍摄行为。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姚璐:“摆布或者 ps 现象”是拍摄手法问题,和“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没有任何关系,之间不存在什么逻辑联系,造假拍摄涉及到违反了纪实摄影的规范,那是很严重的错误的,是可以上升到道德品质的问题了。而艺术范畴里“造假”和“ps”都是属于创作手段,是没有界限的,目的都是艺术家通过这些手段将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态度表达出来。是两回事。







《数码世界》杂志:在国内外您相继举办个展和参加各种群展,在这些展览中,您最看重哪些参展作品?有没有哪个展览对您影响最大?

姚璐:这个没有特别具体的实例,但是作为在当代艺术语言的多样化的环境下,我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跨媒介和跨领域的艺术作品。影响我的展览实在太多了,记得 2008 年时参加了一个在深圳由著名策展人冯博一策展的《移花接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就属于这个类型的展览,里面参展的艺术家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但是都有着共同的理念即跨界和跨语言的表达,所以当时对我启发特别大。



《绝岭翠微图》

《清崖横云图》



《秋凉思梵图》

《数码世界》杂志: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您觉得摄影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最后,可否和我们透露一下近期的拍摄计划。

姚璐:因为目前我的主要创作语言是影像方式,因此成为我最重要的手段,自然是影响很大的。后面我的作品依然采用影像语言创作,但里面的形式都和中国传统语言符号有着紧密的关联。目前已经有几个系列的作品产生了。



《秋岭远眺图》

《松岩观瀑图》

姚璐作品自述:

我的作品是运用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当代中国的面貌,中国在不断的发展着,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有许多东西产生同时也有许多东西消失了,那些“防尘布”覆盖的土堆和垃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我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使世界形成良性转变。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我们努力工作意味着,世界将变得更加和谐。

摄影可以理解为非常传统的,它可以记录很多以前的历史,让人们回到了以前的某一个时代;摄影也是非常当代的,它可以非常清晰的把见到的东西重新组合再编辑整理,让人们在作品前产生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可以看到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

在作品的风格上,我主张维护画面的美感,这其中包括画面的构图、线条、疏密等等一切绘画规律,一幅好的作品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他应该能体现出艺术家的修为和能力,一幅好的作品是有智慧的。

摄影的这种延展性为我提供了非常大的表现空间,让我可以有更多的手法去创作。

《松溪载酒图》



《素月依林图》



《溪山行旅图(局部2)》

本刊评论:

画意摄影——新山水

震撼!相信读者和我一样,在看到姚璐教授新山水系列作品的第一眼的时候,心想这不就是普通的中国传统水墨画嘛,但是越看越迷,越看越有新发现,怎么有戴安全帽的工人,怎么有现代化的气息?才发现原来是这些看似“水墨画“的山水,其实是实物照片,而且不是一般的风景,却是由堆填区的垃圾堆造成!那些用绿色防尘网包裹着的垃圾成为了山,荒芜的土地变成了前景!

有很多震撼人心的大片,背后都是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永生难忘的记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人用山水来寄托情怀,现在姚璐 用“新山水”喻世。《行 春古渡图》是姚璐教授《中国景观》系列的第一幅作品。他的作品一眼就让人们联想到宋代文人画风格,远看彷佛是充满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图,近看是城市中用绿色防尘布掩盖着的垃圾堆,而穿梭在青山绿水间的则是头戴安全帽的当代民工。顾铮评价道:“他的挪用,贯穿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立场,变现实中的物品为审美对象,从现成品中发现审美的可能性 。同时,这又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挪用,也就是说,传统经过挪用得以激活,但又在赋予传统以新的敞开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呈现了对于当下现实的一种个人评价”。如果天才少年王希孟能看到这组名为《中国景观》的摄 影作品,怕是也会被这充满诗情画意的“青山绿水”所迷惑,不免让人沉思……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摄影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逐渐变得操作简单化、材料多样化,拉近了人与摄影的距离。姚璐教授表示,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推动着摄影行业的发展进度,以及绘画领域的思考和部分转型。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对艺术语言的看法,扩大了创作的语言种类。



《雪后访梅图》

艺术家简介



艺术家 姚璐

1967年生于北京

1987-1991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1991-1998《中国国土资源报》编辑、记者

1998-2000中央美术学院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联合举办摄影艺术研究生班,获昆士兰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版画专业毕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

2000-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展

2013年姚璐个人影像展 海沃德美术馆 布里斯班 澳大利亚

2011年《姚璐新景观》——姚璐个人影像展 伊斯坦布尔现代艺术博物馆 土耳其

2009年《姚璐新景观》 bruce silverstein画廊 纽约 美国

2008年《遮蔽与重构——新山水》姚璐个人影像展 百年印象画廊 北京 中国

群展

2019年《借山描景》当代摄影展 广州当代美术馆

2018年《传统是一种发明》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教师作品展

英国 伦敦 英国伦敦王子传统艺术学院

《逆光》中国当代风景摄影展 中国 成都

《山艺术》中国摄影家的镜像 美国 纽约 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

2017年——《面向东方——6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展暨瑞典艺术家邀请展》瑞典 斯德哥尔摩 中国文化中心及北京人美美术馆

2016年——《時代的跨度:中國當代影像與北宋時期審美思潮的回望》香港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2015年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特别邀请展 中国 重庆 长江美术馆

“执像”中国当代摄影展 中国 广州 红砖厂美术馆

2014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再造奇遇——中国当代摄影十周年特别展)中国 广东 连州

aipad摄影展览 美国 纽约

作品《行春古渡图》获2008年parisphoto宝马大奖

《中国景观》系列作品入围2009年prixpictet世界环保摄影大奖

《遮蔽与重构——姚璐新山水》2015年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姚璐》2017年 浙江摄影出版社

此文刊载于《数码世界》杂志2020年第7期《名家访谈》栏目

↓ 7期封面



↓ 《名家访谈》栏目杂志页欣赏











2015年《遮蔽与重构--姚璐新山水》画册(封面)

福利来啦

留言+点赞 赠书

留言区参与留言互动(话题不限,畅所欲言),留言获点赞数第一位的粉丝,将获得由姚璐老师所著 亲笔签名的 摄影书籍《中国当代摄影图录——姚璐》一本。精选十位留言的粉丝将获得姚璐老师刊登作品并 亲笔签名的《数码世界》(2020年第七期)杂志一本。



活动时间:2020年8月6日——2020年8月10日07: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关键词: